吳宜靜 中文一B

戲劇這個詞的範圍十分廣泛,雖然在大學之前多多少少都有從國文課本中接觸到相關的劇本,但是我對於看戲這件事本身而言,卻是十分陌生的。小時候在廟口可以接觸到歌仔戲,對於看戲的印象大概僅止於此吧!只有少數幾次透過學校的校外教學到傳統藝術中心欣賞戲劇表演,其他的看戲經驗可說是少之又少!話雖如此,但從高中課本中看到戲曲的相關介紹,對於劇本裡的頭的故事情節可說是愛不釋手,特別像是三言二拍的故事,或許是因為取民間故事為題材,以通俗和大眾化的方式呈現,故事情節特別吸引我。

這次看的戲是《竇娥冤》,由於京劇不能把所有的東西如實的搬上舞台,所以在生活型態、語言和裝飾上都會加以誇張化,像是此劇中的竇娥被判刑後,在被壓解至刑場的路上,在這過程中耗掉十分長久的時間,我的個性比較急躁,看著劇情起伏,心情也隨之高漲,但戲劇卻是以慢動作的方式呈現,惹得我既心急又緊張的。但是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劇中的演員們都有把該表情和動作表現到位,其實看到後半段時,我心中不禁跑出一個想法,若是我能打從一開始就抱持著輕鬆的態度,耐住性子好好欣賞,或許觀賞後的感覺將會更加完美!在欣賞戲劇的過程中到了後半段時,我已經全神貫注到此戲劇中,直到那一刻我才明白,原來看戲能讓人達到如此滿足的狀態!

《竇娥冤》這部戲是元朝的關漢卿的代表經典之作,這部戲在揭露社會上的不公,反映出當時社會中存在著貪官汙吏,社會公平不存在和百姓任人宰割的局面,全劇以悲劇收場。劇中竇娥剛嫁到蔡家沒多久,丈夫就死掉,後來因張驢父子在因緣際會下救了蔡婆一命,自此兩父子便賴在蔡家不走,加上又貪圖竇娥美色,向她逼婚,竇娥抵死不從,於是張兒心生毒計想毒死蔡婆,未料卻害死自己的父親,最後還想嫁禍給竇娥,剛開始竇娥雖抵死不從,但後來因不忍看到蔡婆受刑之苦,便含冤認罪,只能責怪貪官汙吏,社會不公,沒有一個正直清廉的官能為小老百姓伸張正義。最後在行刑時正值六月,天氣十分酷暑,在加上竇娥行刑前又立下三誓,結果這三誓都一一靈驗,這就是所謂的感天動地吧,連上天都深受感動呢!

《竇娥冤》中的經典名句「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

」在欣賞戲劇的過程中,竇娥的唱功十分了得,只是短短的兩行句子,透過了得的唱腔,也能讓人感動肺腑,雖然速度緩慢,但是在每一句話、每一個情節裡,演員們的一舉手以投足間的魅力,一直深深吸引著我,原本不抱任何的期待,沒想到一看就不可自拔,這就是任何一部戲成功的地方吧!從此句話中已能看出竇娥已到了歇斯底里的狀態,此時此刻的她只能怨天怨地,她已經來到了死亡的盡頭,最後只能抱怨老天沒長眼,此處令人氣憤不已,恨社會為何如此不公平,小老百姓只能被犧牲被冤枉,什麼事都做不了!話雖如此,幸虧在竇娥冤死的那一瞬間,天搖地動,降下六月雪,否則難道真是天地無情?此事似乎又印證了「惡有惡報」壞事是世界所不允許的事!所以正義才是維持世界一把尺和標準,唯有善才會有善報,為惡是不被允許的。

除了唱腔高亢緩慢,哭戲部分還帶著哽咽的口氣之外,身段的部分也挺值得稱讚一番,動作標準到位,且俐落而優雅,如在押解竇娥前往刑場時,雖然路途中走了許久,但從竇娥的動作裡可以明顯看出她不願意付往刑場的態度,還有只能無奈得默默接受事實。

看完一齣完整的戲過程雖然漫長,但真正把一齣戲看完後,卻有著大大的滿足感。雖然對於戲劇方面的知識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自從上了戲曲選後,才知道戲曲是如此的有趣,而且其中還有著大大的學問,看來想要一窺戲曲的廬山真面目,還得下更大功夫才行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