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一齣我們一開始就知道結局的戲。我們少了新奇感,卻多了一份傷感與淒美。

 

「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當初在念史記的時候,我從這句話看見劉項二人個性上的巨大差別,我用非常理性的思考迴路告訴自己,項羽就是個壯漢,很會打架,這種人成不了大業,他太單純。而劉邦就是個奸詐到底的,懂得讓別人出頭,凡是又能忍能聽,就是個做王的。

 

在戲中,項羽大難之際,在最後的時刻對著虞姬說出這句話,帶給我的感觸與當初截然不同。

我看著只覺得難過,難過一個人從接近王的位置慢慢的被拉下馬來,而他還深信自己是個被上天眷顧的,是真正的霸王。對於項羽來說那是一個怎樣無奈的情緒?而我知道,一個何事都稱勇的人,一個在鴻門宴不忍對敵人痛下殺手的人,一個重義重信的人,是不適合稱王的。正因為如此,項羽這句感嘆之語,才更令人傷感。

 

而虞姬在最後一刻替項王高歌一舞,為了不脫累項羽,她選擇在大軍壓境之際自刎而死。她可以為了一個項羽赴黃泉不求回報,這份情感之堅定,羨煞多少人,又塑造出如何淒美的形象。

 

《霸王別姬》當中,劇情上與史記多少有些小出入,但並不會有太大影響,在「別姬」之處,情緒很容易營造出來,也更容易傳達給觀者。也因為重點在於別姬,我覺得劇中對於項羽一股腦的衝勁、義勇之士的形象非常鮮明。這個衝動的形象在劇中讓項羽一步一步的下錯棋、最終導致敗北的結局,也更加突顯別姬之時萬事不順己意、被逼迫至窘境的氣氛。

 

下半場楊赤飾演的項羽,霸氣十足,登場說白一句,全場竟掌聲如雷。楊赤塑造出來的威武形象,和項羽「瞋目叱之,人馬俱驚」的形象根本如出一轍。

于魁智所飾演的韓信在劇中是關鍵角色,老是站在最前線,唱段又多,一開始沒弄清楚的我還以為他唱的是劉邦,到後來看到後面佈景上大大的韓家旗才想到,這麼有用、能幹的角色怎麼可能是劉邦呢。劉邦在這齣戲裡只是個跑龍套的。

李勝素的虞姬讓我覺得大方優雅,或許是受她的唱腔影響,她的聲音實在很好聽,厚實、溫和、醇美,說白如流水一般,熟練的把極富情感的字字句句念出來,就好像李勝素知道虞姬會如何說這句話、唱這句詞一樣。

我看的京劇不多,更遑論現場觀戲,但中國國家京劇院這齣《霸王別姬》,是少數讓我看過之後,仍念念不忘的。下次來我一定還會在看一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地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