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了嗎?-霹靂布袋戲

    說到布袋戲,大家一定不會忘記那小時候熱鬧的廟會活動或是感謝神明時那”喳喳””咚咚”的小木偶,而當你打開心中記憶的那扇門時,不知你是否也和我有一樣純真的悸動,在我們那曾經不發達的傳統農村社會裡,這小小的木偶,透過操偶師精湛的手技和激昂多變的聲音變化,總能吸引台下男女老幼的目光,讓人神情為之一振,彷彿自己也像那小小木偶般的那麼厲害,不想有結束的那一刻,是否,你也曾經懷念這樣永恆的經典畫面呢?

    而今,在台灣發光發熱的霹靂布袋戲,已經 是連續劇中的另一項奇蹟,布袋戲也能搬到大螢幕?可能嗎?2000年在台上映的電影『聖 石 傳 說』就是一股熱潮,他除了讓大家注意到了「霹靂國際多媒體」這家大公司外,也讓大家驚覺到原來布袋戲已不再是一層不變,那只限於老人或是鄉下地方的傳統活動罷了,它已經悄悄然的隨著世界潮流的轉動而更加地融入生活,當你轉開電視台時,還可以在第四台找到它的蹤影,這是以前大家或許連想都沒想到會發生的事,而說起霹靂布袋戲就不得不提起這兩位幕後的推手,那就是擅長編劇的黃強華與擅長聲音變化且有八音才子之稱的黃文擇,沒有他們的堅持與努力,就不會有這樣豐富多變的戲偶人生。

傳統的掌中戲,下了戲,或許民眾過了幾天就淡忘了,留下的只是期待下一次再見的心情,而霹靂布袋戲給人一種流連忘返而更加想要不停看下去的衝動,就像電視劇般的充滿魔力,讓喜歡的觀眾永遠期待下一集的上檔;看過的人都知道,霹靂布袋戲裡都會有幾個固定的大腳色,例如:素還真、一頁書、葉小釵…等,這些在戲裡活耀的名子,想必你一定多少聽過吧,像是素還真,出場的時候一定會有說上:「半神半聖亦半仙 全儒全道是全賢,腦中真書藏萬卷 掌握文武半邊

」來帶動出場的氣勢, 也讓戲迷期待接下來的每一段劇情有會是如呵詭譎多變,而誰又能想到布袋戲也能說出這麼豐富的詩文含蘊呢~!但是在霹靂,每個重要木偶就是這麼的特別,甚至有些角色的出場也不一定是詩而是歌曲,如黃妃唱的”非常女”:「緣投沒什麼稀奇,有錢的踢一邊,看來看去還是有氣魄的人卡甲意」,竟然是這麼道地的台灣味和布袋戲相結合,讓看過的人還可以朗朗上口,一下就喜歡上這種屬於布袋戲的親切感,而就是這麼多的驚喜相結合讓喜歡布袋戲的戲迷多了另一種不一樣的選擇,也讓第一次或是不曾看過布袋戲的年輕人,一看就上癮,甚至不定時舉辦COSPLAY活動或是透過網站的討論,來彼此交換意見,而這些現象呢,是一般傳統布袋戲不曾有過的經驗,您說是吧!

    霹靂布袋戲之所以比電視劇還受人的原因有幾個:第一、它讓看的觀眾能夠深刻得記住幾個要角的名子、出場的詩號、甚至專屬的配樂…等,讓收看的觀眾有一種新鮮感;第二、在每次的結尾,除了有精采的預告之外,更掉人胃口的是新角色的出現都是會壓在最後,甚至只會先有朦朧的畫面和出場詩號,剩下的就是讓影迷去猜測下一次會發生的各種可能,來調足你的胃口;第三、有別於電視劇的每日連播,永遠把新的一部戲以出租的方式開放給愛看的觀眾出租,再出租的同時帶動周邊商品的買氣,也可以透過網路多元化購買,第三、積極的成立台灣霹靂會網站及家族、部落格、拍賣網站,有人氣自然也會有買氣這是不變亙古的道理,第四、靂布袋戲如果只是只有上述這樣那還不夠厲害,霹靂布袋戲除了宜蘭傳統藝術中心展出之外,它也有和警政署合作過交通影片的短片宣導喔,更甚者,它已經外銷到國外華人地方了,而且是說英文喔,這是屬於我們的另一種台灣之光呢!

霹靂布袋戲裡有最豐富的人文精神,也有最炫麗的聲光特效,還有精緻的人偶,你能想像嗎?其實在看這樣一部劇情時,你都隨時有一種沉浸在看小電應般的愉快感受,因為它的特效就像電影般的炫目、也有愛恨糾結、『儒、道、墨、法』…等多家文化思想的傳承,你不只是在看布袋戲而已,戲中傳達出的熱情與幕後製作團隊的用心,你都可以透過木偶的表情、動作再再的感受到,原來記憶中的那份感動是不會消失的,而是藉由另一種型式繼續發揚,誰說看布袋戲還是LKK的行為呢?拿出你的熱情與點心吧,去享受這小木偶所帶給你的愉快時光,現在,不一定要看電影才叫新潮喔!看布袋戲也是現在這時代很多人做的一件事,重點是,你(妳)看了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