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場前,因為是傳統戲劇,引起我的興趣沒有很多,再加上看到台下的古典樂器,更是無法讓我的興致增加多少。但當燈光黯淡,樂聲四起後,使我的想法完全改變。

  首先從聲音說起吧,真的很佩服這些演員的歌聲,男的非常宏亮,女的非常高亢,不過還好兩旁有字幕可以補充說明,不然有時真的搞不懂他們到底在唱甚麼。唱的時候比較沒那麼有激烈的起伏,有些長度剛好讓我聽得很有意境,但少部分太長就讓我有點睡意來襲,畢竟我還是門外漢嘛!

  平常的對話倒是很引我的興趣,不但聽得懂,而且把角色的特質完全表現出來!不知道是為了讓大多數人能了解意境還是原本就是這樣演,幾乎跟平常看電視劇的對話一樣,不同的地方在於角色的表情和動作比較誇張,必須誇飾他的動作,好讓做很遠的我也能懂他想表達的意思。

  接下來談一談劇本吧。因為一開始我沒對這個戲查很多的資料,所以每個段落都讓我感到很新奇,從壞心的母親拿走前妻兒子寶山要進京考試的錢、主角張倉替寶山抱不平、張倉請回寶山的母親張氏回家住、其母親下毒害死丈夫並嫁罪於張氏、張倉替嫂嫂頂罪、寶山取得功名並為其母與張倉帶回一線生機,每一幕都讓我覺得很不錯而且不會突兀,一刻也不容許我錯過,而且絕不冷場!

  張倉這個角色特別吸引我的目光,他這個丑角演的太令我佩服了,只要有他的場次出現,笑聲都會伴隨而來,可以說是整場戲的靈魂人物!幽默詼諧風趣,尤其他超會碎碎念,字幕也打不出來,把觀眾鬧的啼笑皆非,他也很有正義感,對於自己母親犯的過錯勇於承認,幫助受害的親人,正是我欣賞的特質。

  服裝方面,顯而易懂,貧窮時就穿較樸素的衣服,雍容華貴時就穿大紅的衣服。至於檯面上的布景,幾乎是每換一幕背景就換一次,道具只有一張桌子和幾張椅子,偶而升堂是出現幾隻棍子,非常的簡單卻不嫌鄙陋。

  雖然看這個戲是為了繳交報告而去看的,不過我卻覺得很值得,完全打破我對傳統古典戲的印象。這場豫劇《捲蓆筒》不但不會枯燥乏味,反而有點喜劇的感覺,深深的吸引著我,每個演員都有好的口白,和演戲的功力,俗話說:「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這場戲演了將近2個小時半,花的心血和汗水在演出完畢的那瞬間完全地被肯定。經過這次的豫劇表演,如果還有其他的演出,我一定會再去參與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