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文一A/499010659/王盈之

    寬闊的舞台空間,有著簡單卻畫龍點睛的布景,音效的配合表現十足的戲劇張力感,亦兼具了西洋歌劇表演時的鎂光燈,將輪番唱詞的角凸顯出來。
   
配飾及妝容一目瞭然,可以清楚地判斷角色的身分及其地位,運用一點課堂上老師傳授的臉譜知識,藉由表面的妝容更進一步的分析角色的性格。性格的樹立與故事脈絡的延遞,實質上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就算不熟悉劇本的內容也可以從其外貌臆測往後的情節發展,「性格造就命運」古往今來可見一斑。
西施浣紗、捧心的典故已是膾炙人口的故事,其為國家獻身,成為如同王佳芝一般的臥底角色,身為臥底除了須心思縝密,還得臨危不亂,實為不易。在伍子胥向吳王夫差勸諫欲賜西施死時,西施故做柔弱姿態以博得君王憐惜,這一招以柔(西施)克剛(伍子胥)確實奏效,吳王便一怒為紅顏,而拒身邊的忠肝義膽之臣於千里之外。
   
伍子胥勸諫之詞,多為四字一句,且語多善用典故,以妲己比擬西施,以紂王譬喻吳王,可發現文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一面。自古紅顏多禍水,但錯不在美人身,而是在君王昏昧且好溺於美色,怎能怪罪於面容姣好之人呢?外貌本是天性,無法控制自己的愛欲,實為歷代君王的通病之一。忠言逆耳,又有多少人能同魏徵一般,遇到賢明肯廣納進諫言的君主呢?
   
一將功成萬骨枯,建功立國需要多少血汗交織而成。國與國之間的利害關係的確難以釐清,有時相互利用好似盟友,有時卻為競爭對手鬥得敵人窮途末路。句踐實為一能忍之人,竟為復國而嚐吳王糞便,以表其忠心不貳。由此可見,句踐之城府頗深,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象徵他堅定的意志,當然也指出其人必有可怕之處。果不其然,吳王夫差終究敗在他手中。

    兩敗俱傷後,西施淚眼以對,感情將悲傷的氣氛凝聚至最高點,搭配著哀婉的音樂作為背景,令人全身寒毛直豎,音樂性及表演畫面將哀悼情緒表露無遺,身為觀眾的我感動之情溢於言表。西施一唱,著實也將我的心,隨故事情節高高捧起,盪迴直落。後半段還有吳王之魂與西施會面之橋段,聽來聲聲,感人肺腑,我才明白書中所說,毛孔如同喫人蔘果般無一不服貼之感為何。雞皮疙瘩輔才剛收斂,怎曉得角旦再次開口,則全身又起。
     
國破山河在,景物依舊,人事全非的感慨不斷地在歷史中上演著。歷史人物的悲壯,細細品嘗會心有戚戚焉。但是,身為事件主角的他們,有時寧可自己只是一平凡的無名小卒,那麼便不會有如此多的悲歎,不過這麼一來也不會有千古傳唱的歷史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觀賞劇目:西施(新編崑劇)
出版單位:浙江音像出版社

出版者:浙江省蘇州崑劇院(浙江電視台共同 錄製)
出版年份
:2007.1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olkanddrama 的頭像
    Folkanddrama

    Folkanddrama的部落格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