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會選擇這部戲,一方面是因為老師得推薦,一方面是因為喜歡和歷史故事相關的題材,於是決定在城市舞台,四月十八日這部戲的頭本來觀看。

  故事的背景在商紂時期,場次共有八場,分別是<女媧宮>,<反冀洲>,<進妲己>,<誣姜后>,<百子圖>,<囚羑里>,<朝歌恨>,<食子歸>。頭本的故事主要在說由於紂王的好色,到處徵天下的美女,接著看上了蘇護的女兒而使得蘇護不得不讓她的愛女蘇妲己進宮,更在圖再遭到了狐妖的附身,接著妲己開始紊亂朝綱,牝雞司晨,藉著紂王的寵幸,甚至連皇后都被她收拾下去,歷史上紂王還建了摘星樓,酒池肉林的典故也來自他,然後文王遭到奸臣的陷害,在進宮途中收了他第一百個義子-雷陣子,告別了老母妻子,被紂王囚禁三年,兒子伯邑考不忍父親受苦,也進攻求情,卻遭到妲己調戲不成,加以陷害,慘被分屍,更被做成肉餅,給西伯侯吃了下去,殊不知西伯侯的先天演掛早就算出來了,他也知道他必須吃下去不讓紂王懷疑,他才能保住性命,而他一回到了西岐,便立刻起兵,開始了伐紂的大業。

  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京劇,也沒有到過舞台去看戲,都不知道原來他們唱的詞都會投影在舞台的左右兩側,而音樂的來源是從舞台的下方演奏,裡面的壞人都是大花臉的造型,好人都是白臉。有幾幕還有用吊鋼絲,像是狐妖出場的時候。其中最有印象的是一些壞人的角色,像是紂王在女媧宮表現的好色模樣,竟連女媧娘娘他也能想入非非,還有像是尤渾和費仲,兩個造型都是鼻子中央一片白,鬍子一小撮的奸人模樣。

  另外就是整部戲的武打場面,在小小的舞台空間裡,藉著幾個角色環繞舞台,表現出千軍萬馬的戰爭景相,配合著極促緊湊的音樂,渲染力十足,戴立吾先生飾演的蘇全忠,身手更是不凡,我發現他們每個動作都需要經過精密的計算和配合,特別是在角色對打的時候,招式你來我往,還有後空翻等等,每一個步伐都要走的到位,不然沒辦法搭配起來,如果動作慢倒還好,可他們的動作都非常快速且流暢,也發現他們舞生的裝扮,通常後面都背著三隻令旗,而妖精的頭上都插著兩隻觸角。

  傳統戲曲的確有它迷人的地方,觀眾們也都相當熱情,多次在角色的獨唱後用力的鼓掌,大聲的叫好,我其實不太明白其中的好,只覺得他們唱得真的頗有味道,有的千迴百轉,有的慷慨激昂,而每一個手勢每一個眼神,都有著獨特的韻味,武將的手勢表情都帶著精神和霸氣,文官的語氣也似乎都帶著點悲天憫人,丑角們則十分的尖銳,都和著他們不同的身分,有著不一樣的詮釋。

  其實看完也一直在想,先聖先賢的智慧真得不容小覷,先天演掛真的神到不行,我看在現代也許連樂透也算得出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kuldof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