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事大綱
這是一本法國童書作家──迪迪耶.列維的作品。
故事中描述了一隻名為波波的河馬在森林中眾動物前往河邊喝水之時,與眾動物形成莫大的對比,因為他一點也不開心。接著大象及其他動物發現了,便上前詢問波波不開心的原因,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因為波波覺得自己的屁股太大了。於是,動物們好奇地打量河馬波波的屁股,有些動物覺得真的很大,有些覺得很小,有些則覺得剛剛好。意見分歧的大家最後吵了起來,甚至上演了互丟爛水果大戰。勸架失敗而無奈的河馬波波突然想上廁所,一屁股坐上他的馬桶,發現原來自己的屁股大小剛剛好!而其他動物
二、作者介紹()
(一)作者──迪迪耶.列維
1965年生於法國,為一名記者、童書作家。童書之著作相當豐富,以出版過上百本童書。代表作:《Cajou》系列、《Pom》系列、《天使人》等等。曾榮獲2004年「兒童村行動」7-10歲兒童文學獎、2005年「文學年代-CE1&CE2獎」。
(二)插畫家──馬克.布塔方
1970年生於法國東部,為一名差畫家。代表作:《毛球的小鴨》、《穆克有點無聊》、《生命中的沙灘廣場》、《親愛的黛歐》。曾榮獲2003年「文學年代-CM1&CM2獎」、2005年「女巫獎」9-12歲小說獎、2005年「夏季圖書青少年獎」9-12歲獎。
三、故事內容分析
(一)符號與比喻之使用
在此書中使用了一些符號分別作比喻。
在故事的一開始,便以河馬波波不開心的理由,帶入牠認為自己的屁股太大。「屁股」在故事中可以比喻為對自己的自信心,由於河馬波波覺得自己的屁股大太於是感到憂心忡忡,顯示牠對自己十分不滿意且十分沒有自信。
「河馬波波」似乎是作者想藉牠的形象與心境上的轉折,與兒童讀者說明自己的自信心並不是建立在他人的眼光與言論之中,而是自我價值。就如同一開始眾動物們為了波波的屁股大小而眾說紛紜,甚至大打出手,最後河馬波波在自己的馬桶上找回了自信心。這就是自我價值的建立。
故事最後,眾動物在爭吵之時也突然想上廁所,而河馬波波最先從馬桶上站起來,送給了大家黃金樹葉,也就是希望大家能放下成見,坦然接受他人的想法。
(一)文字
翻譯本的每個文字旁都加上了注音符號,文字的使用也相當淺顯易懂,貼近於兒童的想法,而這本書索定的讀者為7-10歲的兒童。
一、感想
這本書將動物擬人化,使動物會說人話,不同種類的動物更可以相互溝通,如此一來便更能引發兒童的興趣。故事內容看似簡單,卻能蘊含深刻的意義。加上畫風十分童趣與可愛,因此我很喜歡這本書。
二、書籍資料
Le Popotin de I’hippopo
迪迪耶.列維(Dider Levy)著
馬克.布塔方(Marc Boutavant)圖
曹慧譯:《河馬波波屁股大》
(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5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