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內容簡介】

 

他缺了一角,
他非常不快樂。
他動身去找他那失落的一角。

 

他邊滾動著身,
邊哼著歌曲:
 哦,我要去找我那失落的一角,
 我要去找我那失落的一角,
 啦啦嚕嚕.....上路啦,
 去找我那失落的一角。

 

【繪本風格】

 

以簡鍊生動的線條和文字呈現,沒有添加過多的色彩及圖形,以最簡單明瞭的畫風,讓小孩子能輕鬆閱讀,集中注意力,焦點始終放在主角身上,不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走。

 

【思想內涵】

 

人,一生總是在追求完美,因為沒有人一出生下來,就是個十全十美的個體,無論是外表或是內在,又或者是環境,總有令人感到不滿意的地方,也因如此,人開始懂得努力、認真的向那他視為完美的前方邁進,在一生的庸庸碌碌、汲汲營營之後,所得到的真的是當初所想要的完美嗎?而這最十全十美的「完美」,真的就是最美的了嗎?

 

觀看此繪本的年齡不受限,可以是個開始有自己的想法、開始有自己的審美觀的小孩子,也可以是個剛出社會打拼的年輕人,亦可是個已邁入壯年或是老年的人,因為在不同時期觀賞,就會有著不同的思想與領悟。

 

這領悟就如同聖經當中所言,「上帝關了一扇門,祂必為我們開啟另一扇門」,有時候留一點小缺憾反而比較完美,保留一角空間,讓我們有選擇的餘地,人生可能更美好,譯者鍾文音這樣分享她對本書的感覺:缺陷和圓滿其實是一體的兩面,沒有缺陷,生活反而不夠完整,因為看見了失落,生命才有了重量。

 

【讀後評賞】

 

對於「完美」,你的定義是甚麼?對於「不完美」,你的定義又是甚麼?當你靜下心來想時,會不會發現,原來所謂的完美、不完美,只是自己懂不懂得「滿足」而已?當你滿足了你所擁有的一切,不就等同於你「滿意」這你所滿足肯定的現況了嗎?在這滿足又滿意的情境下,哪來的缺陷、缺憾呢?

 

主角汲汲營營找尋的那一角,真的使他成為一個最完美無缺的「個體」,但他卻再也無法停留下來觀賞美麗的花花草草、和昆蟲談心對話,因為這完美無缺的形體,讓他只能不停的向前滾進,因而真正形成單獨的完美個體,沒有人單靠自己就能在這世界生存,互相的幫助協調,才是使這世界邁向完美的主要因素。

 

【繪本資料及作者簡介】

 

謝爾.希爾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著,鍾文音譯:《失落的一角》(玉山社出版社2000年)

 

謝爾.希爾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19321999,是知名的兒童詩人、插畫家、劇作家、作家、漫畫家、作曲家、鄉村歌手甚至是實踐主義者的多重身分。謝爾擅長以簡單俐落的線條和充滿詩意又帶有嘲諷幽默的淺顯文字,呈現深刻的哲理和雋永的意趣每本書都帶給讀者無比的閱讀樂趣,與無限的想像空間。其中以《閣樓上的光》最膾炙人口,曾連續40周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謝爾.希爾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重要作品:

1963年《Lafcadio : the lion who shot back》(拉夫卡迪歐 : 一隻朝後開槍的獅子)

1964年《The Giving Tree》(愛心樹)

1964年《Who Wants a Cheap Rhinoceros》(誰要一隻便宜的犀牛?

1974年《Where The Sidewalk Ends》(人行道的盡頭)

1976年《The Missing Piece》(失落的一角)

1981年《The Missing Piece Meets The Big O》(失落的一角會見大圓滿)

1981年《A light in the attic》(閣樓上的光)

1996年《Falling Up : poems and drawings》(往上跌了一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lkand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